各市应急管理局:
航空应急救援具有响应速度快、机动能力强、救援范围广的特点,是一项科技含量高、安全保障要求严、专业素质标准高的工作,在近几年森林防火、防汛抢险等应急救援任务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当前,航空应急救援已进入“全灾种、大应急”时代,加快航空应急救援转型升级,全面提升航空应急救援综合能力,不断适应新时代应急救援形势至关重要。为推动和规范我省航空应急救援工作健康发展,实现航空应急救援“安全、快速、高效”的目标,现就做好航空应急救援工作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强化安全意识,实施科学救援
航空应急救援是当今世界公认的最为有效的重要救灾手段之一,同时也是一项飞行难度大、安全风险高的工作。灾情前线指挥部及指挥员应统筹直升机与地面人员安全,科学把控航空救援安全风险隐患,深入了解安全飞行规定要求,科学实施救援。严禁夜间、低能见度和极端气象等不利条件下的飞行作业,杜绝超负荷、违规指挥飞行。严格执行“三不放飞”原则(低于天气标准不放飞、直升机存在故障不放飞、飞行员身体状态不适不放飞),以及“三先四不打”规定(火情不明先侦察、气象不利先等待、地形不利先规避,未经训练的非专业人员不打火、高温大风等不利气象条件不打火、可视度差的不利时段不打火、沟深谷窄等不利地形不打火),全过程抓实、抓细航空救援安全管控。
航空应急救援要立足“全灾种、大应急”,聚焦森林火灾扑救,兼顾防汛抗洪、地震地质灾害等“一主两辅”多灾种救援。各市应急管理部门要结合当地实际,科学编制航空应急救援预案,强化应急救援措施落实,科学预置救援力量,重要时间节点关口前移、靠前驻防,确保人员装备到岗到位,做到“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强化空地协同配合,加强空地合成训练,建立空地配合救援机制,提高空地处置战斗力;加大直升机巡护力度,充分发挥空中视野优势,做到灾情早发现、快处置。克服麻痹侥幸思想,避免重特大森林火灾等自然灾害发生,实现森林火灾处置“打早、打小、打了” 和各类灾害处置安全、快速、高效的目标。
二、加强能力建设,提高航空应急救援处置水平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森林草原防灭火工作和航空应急救援工作做出重要指示批示,在四川凉山州森林火灾批示中就问到有没有灭火的大飞机。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加强基础能力建设,提高航空应急救援处置水平。各市要结合实际和任务需要,规划建设驻防场站,大型直升机野外停机坪、野外取水点等基础设施,配齐交通、通讯等航护设施设备;积极协调军民航及有关部门和单位,建立应急联动机制,相关工作人员要熟练掌握航空救援知识技能,保障救援顺利实施。
目前,我省烟台、威海、泰安、潍坊、临沂等市已成立航空应急救援机构并开展工作,对提高全省航空应急救援保障能力和处置水平发挥了关键作用,省应急厅将给予大力支持。但有的市存在机构不健全、人员不到位等问题,影响航空应急救援工作健康发展。各有关市要根据要求,采取切实可行措施,进一步完善包括机构、人员、航站建设等软硬件条件,积极争取地方财政支持,配套飞行费、地面保障经费等,保障航空应急救援工作顺利实施。省应急厅根据全省每年机源情况,统筹调派直升机到有航空应急救援机构的市驻防。
三、科学研判,适时申请启动调机程序
各市应急部门和一线指挥员要熟悉直升机调用流程。灾害发生后,要科学研判情况,适时、准确申请调派直升机实施救援。要掌握并报告火场(灾害现场)、直升机起降场、取水点位置(包括行政区划位置和经纬度坐标),火场发展趋势、气象情况,地面兵力部署情况,居民区和重要军事目标情况等,并提前安排协调好直升机驻防机场和野外停机坪救灾物资、配合人员、加油车、机组等救援人员进出机场车辆和食宿后勤保障等事宜。
如火场等救援地点距离机场较远,应在救援地点周围选择开阔、平坦、硬度等满足直升机起降和加油条件的临时起降点,并清扫碎石、杂草、洒水等保持场地清洁,以保障救援任务高效、安全实施。
各市申请调用直升机应当提交书面申请。紧急情况下可先电话申请,之后再提交书面申请。
山东省应急管理厅
2022年10月8日